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,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,是国家首批“211工程”“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和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,学科涵盖理学、工学、文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艺术学等门类,地质学、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
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构建“全程贯通、空间联通、队伍互通、内容打通、评价融通”的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,完善“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、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”的“三融合”本科人才培养模式,夯实“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、本研融合,跨学科培养、跨平台培养、跨文化培养”的“三融三跨”研究生培养模式,打造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(HCUG2),牵头组建了“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联盟”,成立了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体。学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“互联网+”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挑战杯大赛、数学建模大赛、英语竞赛、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,涌现了一批以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毕乐宇、大学生自强之星王绍然、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袁复栋、陈晨、王奉宇,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翁新强、韩磊、王奉宇等为代表的优秀学生。
... 更多>>数量 | 专业评级 |
---|---|
29 | 地质学A+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A+ 环境科学与工程B+ 公共管理B+ 马克思主义理论B 海洋科学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土木工程B 水利工程B 测绘科学与技术B 软件工程B 安全科学与工程B 应用经济学B- 地球物理学B- 材料科学与工程B-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B- 管理科学与工程B- 工商管理B- 控制科学与工程C+ 设计学C+ 外国语言文学C 数学C 化学C 地理学C 机械工程C 仪器科学与技术C 物理学C- 统计学C- 信息与通信工程C- |
专业层次 | 数量 | 专业 |
---|---|---|
国家级 | 6 | 地球物理学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|
学院 | 所含专业 |
---|---|
未来技术学院 | 海洋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 环境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地球物理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地质学 地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|
经济管理学院 | 国际经济与贸易 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 工程管理 经济学 市场营销 统计学 旅游管理 |
计算机学院/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|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(大数据方向)(中外合作办学) 软件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信息安全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|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软件工程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科学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|
工程学院 | 安全工程 地质工程 土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应急技术与管理 |
公共管理学院 | 土地资源管理 法学 土地整治工程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应急管理 |
环境学院 | 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生物科学(菁英班) 大气科学(菁英班)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项目) |
艺术与传媒学院 | 环境设计 广播电视学 音乐学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|
地球科学学院 | 地质学(国家拔尖计划) 地质学(国家理科基地班) 地球化学 地质学 |
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|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工业设计 通信工程 |
李四光学院 | 地球化学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|
材料与化学学院 | 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|
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|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地球物理学(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) 勘查技术与工程(勘查地球物理方向、智能探测方向、城市地球物理方向) |
数学与物理学院 |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|
海洋学院 | 海洋工程与技术 海洋科学 |
珠宝学院 | 产品设计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|
自动化学院 |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 |
资源学院 | 资源勘查工程 石油工程 |
马克思主义学院 | 思想政治教育 |
体育学院 |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|
外国语学院 | 英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