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,历经贵州大学堂、省立贵州大学、国立贵州农工学院、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,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。1951年11月,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“贵州大学”校名。1997年8月,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。2004年8月,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。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,先后成为国家“211工程”大学,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,教育部、贵州省人民政府“部省合建”高校;2021年,《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》首次明确提出“做强贵州大学”,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》,提出按照“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、贵州需求”的要求,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;2023年,贵州省委、省政府决定“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”,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。学校也是首批“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”、首届“全国文明校园”和教育部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单位。 学校占地面积4637.61亩,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.26亩,图书馆藏书总量393万余册,电子图书374万余册。学校学科门类齐全,涵盖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。下设40个学院,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.4万余人,研究生1.6万余人。现有在职职工4277人,其中专任教师2809人,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8.77%。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、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、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;ESI全球前1%学科6个;“双万计划”一流专业总数84个,其中国家级52个;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、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。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42人次、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57人次;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;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、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;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和联系专家93人。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“高被引科学家”名录1人;入选Elsevier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榜单3人。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,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,省级科研平台55个;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;全国高校“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2个;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;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、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;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58人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4个和教学名师14人、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;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。 学校紧紧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主战略和“四区一高地”主定位,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,坚定不移地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,努力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贡献贵大力量。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,农学院党委获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;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。 学校是浙江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。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,与贵州省9个市(州)高校开展对口合作。同时,与茅台集团、大北农集团、国家天文台、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、磷化集团、中烟贵州分公司、贵阳农投集团、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。实施贵州省“三区科技人才支持”“科技特派员行动”“博士村长”“教授、博士进企业”等行动计划,深化校地、校企合作,提升合作层次,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(州)各区县。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,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,目前与43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95所院校、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,拥有国家级“111”引智基地2个;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、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、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,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、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,分别与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泰国高校合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。此外,学校在SEAMEO(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)、AUN(东盟大学联盟)、EPU(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)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08年以来,学校连续16年主、承、协办“中国—东盟教育交流周”系列活动。 学校秉承“兴学育人”办学宗旨和“明德至善、博学笃行”校训,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按照“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、贵州需求”的要求,加快推进部省合建和“双一流”高水平大学建设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,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。
... 更多>>学校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河畔,四面环山,环境优美,空气质量优,在全国排名前列;学校设施完善,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宿舍条件.冬暖夏凉,老师素质高,欢迎报考.
学校很新,很多楼都是新建的,老师认真负责总的来说不错,但是位置有点偏,学校环境优美,值得来念书,欢迎各位来贵州大学啊。截至2016年12月,学校设有40个学院、有137个本科专业,涵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教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学科门类。
学校环境不错,但个人感觉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厚,还是靠自己自觉!食堂伙食还行,就是有点小贵(一个荤菜、两个素菜),中山园食堂的菜没有双馨园食堂的菜可口,大家也可以去少数民族食堂吃饭,那里的菜挺好吃的!个人建议,在大一就可以开始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,这对毕业拿学位很重要。大学四年里,自己没事可以多跑跑图书馆,多看点书!还有就是对于院级必修课、院级选修课大家一定要认真学,不能挂科(挂科会影响评优评奖)。
学校环境不错 除了老校区差一点 基本上老校区都是一些文科专业 工科类的都在新校区 新校区环境好 床更宽 阳台更大 北校区的厕所不在阳台那块 在寝室进门处 所以会比较吵 新校区有电梯 老校区都是楼梯 食堂的话 在西校区更好 北校区是澡堂 西校区每一层都有独立单间浴室
学校是比较不错的,但是很多学生沉迷游戏,导致了学校学风不是太好,一样能建立一个更加严格的制度。这样的话,可以在根本上加强学习风气,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平台,吸引更多更加优秀的学生报考,将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。
学校挺好,活动也多,主要看自己,学校也只是给我们一个平台,多多参与,学校环境不错,设备齐全,风景也挺美,夜景也挺好看,消费水平不高,食堂饭菜有待改进,人都挺好,自由度挺高。
教育质量:不要过度依赖学校的老师,对未来有方向的话尽量自学住宿条件:北校区很差,西校区还不错社会地位:在贵州地位好,各种机会比较多,比如出国,读研,找工作等等
优点有很多,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了,说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吧。首先是学校环境,学校环境是真的不错,西区和北区各有特点,西区是新区,所以看起来属于比较豪华的那种,有大大的草坪,小树林,特别是图书馆前的阅湖是一道很美的风景线。北校区则是老校区,房子看起来比较老旧,但那边的风景是真的没话说,情侣的天堂。缺点的话就我自己而言就是西区食堂饭菜有点不合胃口,在这里吐槽一下,哈哈哈。
贵州大学算是贵州省最好的大学,优势在于平台好,与多个学校有合作,努力一点可以保研去好的985高校,劣势在于学风一般,仍然需要靠自己,否则毕业后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。在贵州找工作还不错,去外省的话需要看个人能力。
环境好,学习气氛浓厚。发展潜力较大,老师认真负责,学识渊博。学院关心学生,辅导员平易近人。班级班风积极向上。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,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。在教学中有先进的设备技术支撑
优点:非常大。设施齐全,冬暖夏凉,老师教学认真负责缺点:住宿条件差距大,有好的宿舍,也有比较旧的宿舍,但是正在翻新。生活环境很好,社会氛围浓厚,学费适中,周围的商家很多很丰富。坐落在公园旁和十里河滩对面,环境优美
学院部分老师很好,如果有一颗愿意学习的心老师会很乐意提供指导,学校旁边的小吃很多,宿舍条件也还不错,就是学习的氛围不是很浓厚,新校区刚建立起来,也有一定的影响,但是作为我的母校,我觉得在这上大学体验还是很不错的。
学校不错,在贵州地区就业很不错,我喜欢贵阳,女生也好看,反正挺不错的。大家加油,一起建设大贵州。专业现在下滑比较严重,以前还可以,听说本科生就业不是很好。很多人上一两年班就理智了。但研究生会好一些,进入地产公司的比较多,反正选了就好好加油吧
优点:211缺点:学习氛围不强,学术资源不是很多,这也是所有末流211的通病,比上不足,比下也要被比下去。总的来说必要的资源还是在的,就看学生会不会争取,上进的人在这里非常有优势,相对来说可以更容易获得资源,如奖学金,保研名额等,有坚定目标的来贵大不会受太大影响。
校园环境优美,有野生的猴子在学校游荡。学习氛围很好,大家都很努力,老师非常亲民,没有架子,有什么问题就立马解决。经常有各种讲座,各种教授来交流经验,可以在校期间出去留学,学校鼓励多出去交换,见见外面的世界。学校的西区五食堂很好棒,经常过去吃。
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挺好的,老师们比较用心负责。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,自习室一般不会空(滑稽)。学校食堂挺好的,绝对没有学生骂街。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很优越,不会停水不会停电。
贵州大学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错,学习氛围浓厚,风气较好,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。学校三大校区7个食堂,北校区双馨园的饭菜既便宜又美味。学校生活十分丰富多彩,各个学院及百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,绿化随处可见,环境十分优美,配套设施已然完备。
是211,学校环境挺好的,专业相关的活动也弄得多,专业相关的资源也还是有,老师也有教的不错的,感觉上还是学到不少,当然如果自己再去多看看专业相关的书籍会更好。综合性大学可能想转专业的话选择也会多一些,这点挺好的。可能不好在地理位置不像北上广的高校有那么多资源?不太懂。但本校虽然在不是最繁华的城区,但商场也是有商场,公园也有,在方圆3公里以内吧。要去最繁华的城区可能要去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,其实也还好,平时学习周末去逛逛比较无压力的距离吧。高铁和飞机也是方便的。
环境优美,截至2018年5月,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、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5个、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个、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3个。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;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、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。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、植物保护博士后流动站、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、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。
1.本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,理工科专业较多,因此对于找工作来说,工科男更好找工作。2.校园环境优美,主校区在花溪十里河滩附近,靠近贵州民族大学,还有一个农学院在南区,主校区分为4个校区,主要为北校区(大部分为文科类专业)、东校区、西一区(主要为理工科专业)、西二区(部分理科专业),西二区是近年来刚修的校区,主要包含阳明学院和部分农科学院。3.宿舍条件来说,北区较差,因为是主校区,建筑年份较长,宿舍大多为8人寝,东区和西一区比北区好点,主要为6人间宿舍,西二区因为是刚修的校区,整体来说,校区环境很好,宿舍为4人间,而且离图书馆很近。4.就教室环境来说,北区的教室较陈旧,东区的教室大多为阶梯教室,更适合大学生学习,西二区的教室很多,特别是明俊楼,但是不是阶梯教室,所以导致坐后排的同学可能看不清黑板。